关于对政协钦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1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市发改委: 贵委发来的《关于协助办理政协钦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的函》收悉。现就提案涉及到我园区产业发展情况及基础设施等内容提出相关答复意见: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钦州高新区紧紧围绕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建成“现代化城市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这一战略目标,以招商引资为着力点,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着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力以赴推进园区开发建设。 一、园区经济发展情况 截止目前,高新区签约入园项目113个,投产企业35家,在建项目22个。园区有钦州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高新区联创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自治区级科技孵化器,累计入孵企业约80家,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2017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3.33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规上企业60.35亿元,同比增长12.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6亿元;新签亿元项目17个,合同投资总额41.4亿元。 二、园区产业情况 高新区主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生产服务等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以骏升科技、宇欣电子、利顺电子等企业为基础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北部湾制药、众森医药、百利乐、南珠制药、一品堂药业等企业为基础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力顺机械、无人机发动机等企业为基础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以金泰钟表、宝时钟表、啟祥钟表等企业为基础的精密制造产业。 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7年钦州高新区继续推进 “基础设施会战年”建设项目,通过抓融资、抓征搬、抓建设,为项目建成投产提供条件,全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是抓融资,为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作保障。2017年以来,我委下属高投公司在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工作,对接农村信用社、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银河证券公司、国海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制定了《高新区路网融资方案》、《高新区二期25万㎡标准厂房融资方案》等多套融资方案报政府。目前,获得标准厂房一期工程融资贷款资金1.2亿元。 二是抓建设,为企业落地作保障。2017年,重点续建标准厂房、公租房、劲松路、广南街、乐江路等项目,其中标准厂房已竣工,并已全部安排奥佳华总部、八桂天香产业园、金泷环保包装、御香源天然香料深加工、银翼发动机等企业入驻;公租房一期795套已建成;劲松路南段已竣工,北段正在进行路面施工;乐江路完成全段路基土方工程施工及南环路至公租房段雨污水管网建设,现正进行路面工程施工;广南路、德才大道、勇前路已按市住建委重新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重新完善规划报建手续,其中广南街正着手复工。高新区科技孵化及研发基地已完成总平、单体设计,准备开展施工图设计。2017年1-12月,高新区二期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7亿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园区体制机制不顺。高新区一直沿用2009年河东工业园区的“三定”方案,原核定编制数20名。2017年,市纪委划走2名,实际编制数18名,领导职数1正2副。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园区开发建设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人手明显不足。 (二)园区开发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高新区二期征收的2380亩土地仍有部分征地补偿款至今没有兑现。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尚欠1.5亿元工程进度款。 (三)园区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制约企业落地。高新区二期已征用土地11400亩,但只平整土地1200亩,只修建了1公里的南环路,因资金缺乏已征用土地尚未完成“三通一平”配套,企业无法落地,同时影响招商引资工作。
五、下一步计划 (一)围绕加快产业集聚,加大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力度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年内签约亿元项目15个。 1.以深圳驻点招商工作组为抓手,主动出击,到珠三角、长三角和港澳台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准确定位园区产业发展开展招商。抓好香港诚诺外贸加工基地项目、锦晖特种电线电缆项目、银盾武装押运基地总部项目等一批在谈项目的签约落户。 2.聘请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光源、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多个行业入园企业老总作为园区投资发展顾问,充分发挥投资发展顾问的“媒婆”优势,扩大以商招商,促进配套产业集聚。 3.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坚持企业结对帮办制度、企业周访制度、党员服务企业制度等工作制度,为入园企业提供办证、项目审批等帮办服务,促项目建成投产经营。 (二)围绕壮大产业经济,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及企业发展 1.推进一批项目开竣工。重点推动金页制药、恒力宝制药、吉悦食品、八桂天香保健品、兴达伟业电子元器件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加快推进银翼无人机发动机、奥佳华总部基地、乐苏手机玻璃盖板、飞翔达无人机、玻镁新材料、逢源塑管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实现竣工投产。 同时,加强督促新签约项目做好前期工作并按约定时间开工建设,对逾期未能按时开工建设的项目,根据《钦州高新区项目入园评估暂行办法》做好评估及调整工作。 2.推进一批项目达产扩产。以推动骏升科技公司将广州研发机构和扬州厂区搬迁到钦州高新区为重点,培植龙头企业。协调加快北部湾制药、百利乐、捷远容器、阿蚌丁、钦州医药、利顺电子等企业成为规上企业。争取2018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新增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2家;服务好奥佳华、利顺电子、众森医药等一批已投产企业,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3.推动一批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培育工作,推动银翼科技、阿蚌丁、奥佳华等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技术中心和研发实验室。支持阿蚌丁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西钦州华盟生物医药研究院创办、发展并将研发成果转化。 开展高新区科技孵化及研发基地(启动区)建设,力争2018年入孵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指导园区企业加大发明专利申请力度,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积极争取科技部门扶持资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围绕改善园区硬环境,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二期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劲松路、乐江路、广南街等在建路段的建设,劲松路、乐江路北段力争在2018年3月底前实现通车;投资13626.1万建好广南街(1556.9米)、乐江路南段(429米)力争在2018年12月底前实现简易通车;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25425.9万,启动开工建设南环路(德才大道至钦犀公路1233米)、德才大道(嘉禾路至南环路段845米)、勇前路(嘉禾路至南环路段851.2米)。 (四)围绕筹措开发建设资金,进一步抓好融资工作 以子材东延长线以北的地块资产收购工作为切入点,调整环城东沿线地块用地性质,通过整理盘活园区一期土地资源,引进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实现互利共赢,把收益注入高投公司,为二期标房及路网的开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广西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8年3月30日
|